周口信息网

控制孩子玩手机最有效的方法是这个,别等成瘾才后悔

控制孩子玩手机最有效的方法是这个,别等成瘾才后悔

  我的好友虫妈,是一名临床医学博士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她曾经说过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话——

  我们常抱怨孩子沉迷于手机,沉迷于游戏,沉迷于小说。

  但是我们很少去探究,孩子真正沉迷的是什么。

  他们进入了怎样的一个世界,用什么样的世界替代了现实的世界,他们又在这些世界里得到了什么。

  在互联网时代,一切虚拟的满足触手可及。

  虚拟世界完整、生动、理想,有爱与友谊的满足,有竞争和追逐的刺激,有现实世界满足不了的一切。

  现在这个时代,一边是商家在洞悉孩子们的需求,想方设法地迎合他们。

  一边是焦虑的父母们的呐喊,怎么办,我的孩子越来越沉迷手机、虚拟世界。

  无论再怎么担心,这一代成长起来的娃,不可能完全与网络、游戏、娱乐隔绝。

  难道面对这个越来越矛盾和冲突的局面,我们便束手无策吗?

  很多时候,家长感到沟通无力,仿佛孩子和自己在不同的次元里,中间隔着厚厚的壁。

  的确,对于已经显露出手机“成瘾”态势的孩子,家长想要将声音传递过去,你不得不去融破这层壁。

  我们今天掀开矛盾聊一聊。

  应该如何避免孩子进入那个壁,对于已经进入的孩子,家长如何破壁?

  孩子有没有可能实现手机自律?家长应该注意什么?

  最近我看到一位妈妈写的文章,她从事儿童发展心理学,她家老大女儿考上北大,老二儿子正在上高中,渐渐培养出了手机自律。

  她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指南,想要帮助每个为孩子玩手机而焦虑的家长。

  看完这篇文章,桃蛋妈受益匪浅,我发现,给孩子自由,需要一个家长付出相当的耐心与智慧。

  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。

  01

  在前年,儿子上初二的时候,虽然他已经能控制住自己的手机和游戏,我还不敢说他已经实现了手机自律。

  又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和实践,以及对多个案例的探索和研究,我现在可以肯定地说:家长做好这几个关键点,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手机、上网以及游戏!

  对!这个事情关键在于家长,多数孩子本身不太具备自控的力量!

  儿子刚上高中不久,跟班主任老师聊天,她告诉我,说她和同学曾在课间采访了一次儿子,问他:为什么有的孩子有时会从放手机的地方拿回手机,而他从来都没有拿过?

  他说,我妈妈一直让我自己保管手机,需要时就看,不需要不看,手机早就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了。

  孩子管住自己的手机,一个巨大的意义在于:这是孩子自律的开始,管住手机这个事情能给他带来成就感、自控感和幸福感!更妙的是,这个自律能力和自控力量可以迁移,这可以成为他自律人生的第一步。

  但有的家长说,我们照你说的把手机交给孩子了,放心让他玩,为什么没有你儿子那样的效果?

  后来我渐渐明白,除了家庭环境不同,把手机交给孩子以后,父母本身的做法也很重要,那些没有经验的父母无所适从。

  我近一年的思考和研究是:孩子到底能不能控制住手机,关键在于父母是如何想、如何做的。

  02

  父母如何想:把手机交给孩子,让孩子自由支配手机,孩子会不会变本加厉地玩,他真的可以控制住手机和游戏吗?

  孩子到底能不能控制住手机,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,一个是人性本身,一个是他的自控力。

  从人性出发,你看见过几个真正的富人是爱财如命的,是贪婪成性的?没有!一贫如洗、食不饱腹才渴望金钱和财富,富贵的人往往视金钱如粪土,因为他们对金钱见惯不惯,可以任意挥洒和支配。

  一个人只吃过一口苹果,认为很好吃,以后再也没吃过几次,他一定终生都怀念苹果。你天天给他一堆苹果试试。孩子对手机也是如此,家长抠得越紧,他越觉得手机宝贵,不放过任何可以玩游戏的机会。

  正人先正心!家长自己得相信孩子可以控制手机,如果连这个都无法相信,想不通,就不要去试探。心怀疑惑也不要去做,要足够相信,才能焕发做事的勇气和热情。

  再说自控力。任何人对物质和意识的自控力都不是自然天生的,需要反复练习和强化。有人认为,你这一阶段控制孩子的手机,长到一定年龄,他对手机的自控力就增强了,不再被手机游戏所绑架。

  我想说,一部分孩子可以,一部分孩子不行!先好好看看各大学里那些被退学的学生,都是什么原因荒废学业的。

  我一位朋友跟我抱怨,她的妈妈60多岁了,本来把她接来管孩子的手机,结果,她自己看手机看得眼睛出了大问题,不让她看她还发脾气。你看,并不是年龄大了控制力就强。

  所以,我这里强调的是:当我们把手机交给孩子以后,并不是自己就解放了,相反,我们把心转向自己,先控制住自己的不良嗜好,同时用眼睛的余光关注孩子,帮他一点一点地建设自控力。

  不要担心孩子学不会自控,实话告诉你,没有孩子不想学好的,只不过学坏容易学好难,学好是人生向上走,是爬坡,费力多一点而已。家长做好了,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学会自控,只是考验家长的耐力和智慧。

  还有的家长说了,根据人性的法则,我把手机交给孩子了, 他为什么还没停下来?我的回答是:您自己做了什么?您费心费力帮助孩子建立自控了吗?如果仅仅把手机给了孩子,而自己做撒手掌柜,这不是给他自由,而是对他的放纵。

  两大因素说完了,我们现在重点讲讲,把手机交给孩子以后,家长要做哪些功课,这太重要了!可以说关乎成败!

  03

  第一,重建或修复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

  一般的家庭,因为孩子玩手机过度,父母轻则训斥、拔网线,重则摔手机(我一个朋友摔坏了孩子的两个手机,一个ipad),打骂冷战,亲子之间早已鸡飞狗跳、水火不容、势不两立甚至互相仇恨了。还有的家长干脆破罐子破摔:反正我也管不了你,你就玩吧,眼睛玩瞎了是你自己的事。打心眼里鄙视孩子,哀其不幸怒其不争!

  亲子关系凉了,孩子正好给自己造了一个“美丽新世界”,在手机里,他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。虽然这里不够完美,但在这个小世界里,他有自己的相对不受打扰的一个内在建构。虽然这个画面有点无奈,但也可以自娱自乐地过下去。

  这种亲子状态不改善,让孩子自控手机这件事,几乎是无法前进一步的。孩子感受不到我们的友好和善意,任何指示和引导都不会起作用。

  哪怕家长是上帝,也明白你说的是为他好,孩子也听不进去。还有的孩子给我公众号留言,说自己拼命玩手机游戏,并不是真想玩,是以此作为对家长的报复。

  那么,如何修复处于僵局的亲子关系?

  先安顿好自己的心,不要心里老嘀咕

  既然想通手机应该交给孩子保管,就不要一门心思还担心孩子怎么样了,比如,玩手机玩了多长时间了?作业做完了没有?怎么还是玩这么久?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焦虑不堪、百爪挠心,就说明自己的心理建设还不行,父母先自己进行心理建设,把手机还给孩子这个事情想透彻,安顿好自己的心,再说下一步。如果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过不了自己这一关,手机趁早不要交给孩子,半途而废的话,更容易失去孩子的信任,效果适得其反。

  一段时间内不要聊手机的事,更不要拔网线

  为了让孩子少玩游戏,父母以前都习惯了给孩子讲各种道理,结果孩子也听不进去。那么这次,既然已经相信孩子可以控制住手机,一段时间内,父母就不要再跟孩子提游戏的事,再讲大道理了,也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,同时管住自己的手,千万再不要一着急再偷偷拔网线,引起孩子新的反感,重蹈覆辙。

  更加关心和疼爱孩子

  刚说了,因为孩子玩手机游戏,有的家庭的亲子关系已经有了深深的裂痕,父母与孩子处于冷战状态,孩子不理睬父母,父母也不理睬孩子,家里像个冰窟一样,这样谁的心情能好呢?

  有的家庭,父母一张嘴就是谈学习,要不就是说孩子玩游戏耽误学习。这类话孩子早就油盐不进了。这意味着,原来的那一套行不通了!

  想想作为父母,我们的初心一定是希望孩子好,希望家庭幸福,看看我们离自己的初心已经有多大的距离了,是不是因为孩子不听我们的,不服我们管教就跟孩子赌起了气,摆下了擂台?想靠冷战让孩子屈服?

  这只能使状态更加恶化!

  我们当人家父母,至少比孩子长了二十几岁,总要替孩子担待一些。所以现在,我们就要回来,回到我们十几岁的时候,把我们放到孩子的位置,贴近孩子的心,想想自己十几岁的年纪喜欢什么样的父母。

  如果能想到这一步,是不是就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。关爱、关心孩子,从日常做起,关注他的衣食冷暖,关注他的情绪,关心他热爱和喜欢的东西,找到他感兴趣的话题。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:避免唠叨!

  就算关心他也不唠叨。唠叨是伤害亲子关系最致命的毒素!

  04

  与孩子进行真实、深切、有趣的交流

  真实的交流,就是人和人之间正常的情感互动,不装腔作势,也不道德绑架,也不以身份和权威压人,彼此留有空间,同时关心对方的所思所想和内在感受。比如说,手机在孩子手上,你依然担心孩子的眼睛,你就可以跟孩子说:“孩子,眼睛很重要,想长长久久地玩游戏要有好眼睛,记得玩半个小时要放松一下眼睛哈。”这就是真实的关心和交流。

 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充分的陪伴和交流,心理上需要父母有足够的疼爱和关注。

  深切,就是关注孩子的精神和内心,了解他的感受,学习上有过不去的坎吗?在同学们当中有没有威信和尊严,有没有来自同伴的排挤和嘲讽,买衣服和时尚品是不是不好意思跟父母要钱,想学习好行动又跟不上……等等这些,都是孩子困惑而不愿跟父母交流的。我们要关注这些。

  父母需要时常学习新知识和好的教育理念,拓宽自己的心胸,拓展自己的格局,五湖明月放眼量,心有丘壑天地宽!这样一来,原来以为很大的问题现在看来不足挂齿,在孩子面前,可以自嘲也可以讽刺以前狭隘的自己,做一个幽默有趣的家长,让家庭生活充满趣味和温馨气息。

  我们自己先控制住自己的手机

  引导孩子控制手机很难,其实管住我们自己的手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,只不过我们成年人尤其是妈妈很少玩手机游戏而已,如果不信的话,看我们自己每天看手机的时间有多长就知道了。所以孩子有时候会说我们:你自己还天天看手机呢!

  对!帮孩子控制手机游戏,先从我们自己下手:尽量放下手机,

  细想,每天晚上必须通过手机处理的事情并不多,所以,为了孩子的未来,我们果断放下手机。

  比如,把手机放在客厅餐桌或茶几上,一个全家人都可以看见的地方。一定不要装,如果放不下就一直看,想通了再放下,千万别偷偷地看,孩子出来的时候不看,孩子一走就又看上了,这就虚伪了。万事不要装模作样,如果我们自己确实离不开手机,孩子就算看不见,也能感觉到的,家长便无法建立自己的威信。如果我们一开始管不住自己看手机,可以把它放家里,外出遛弯儿。而不是只要孩子看见你,你就在抱着手机。

  给孩子一个活生生的榜样:看!手机是可以管住的。

  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真的不是用嘴说的,而是用行动做出来的,你希望他怎么做,你就做给他看,渐渐的,他就变成了你想要的那个样子。

  05

  疏通孩子的暴躁情绪,抓住引导他自控的好时机

  根据我的实地观察,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,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游戏,当队友不给力,当技术不如人,当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,他们也很受挫,很暴躁,恨不得摔了手机从此不玩了。

  以前每当遇见这个时候,我就好声好气地跟儿子说:“妈妈有个经验,正事干不好的时候,玩也玩不痛快。你可以试试先把作业写完了,再痛痛快快地玩游戏,一定会更爽的,状态也不一样了。”

  有时我告诉他:“儿子,没必要跟一个游戏死磕,出去踢会儿球再玩,可能会不一样了。”

  孩子不是一块铁板,他喜欢游戏,也更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,对他有利的事情他能分得清。尝到甜头之后,他再玩游戏的时候就会换个思路,一点一点地学着自控,也学着管理自己的情绪。

  家长的关心,渗透在和孩子接触的点滴日常里,像雨露一样滋养着他的情感,使亲子之情一天天温厚起来。

  06

  第二,失败了再来!家长第n次脱胎换骨之后,才能收获崭新的自己和新生的孩子

  因为惯性的力量,几十年的习惯和性格,不可能一下子改过来,釜底抽薪一样彻底做到位,对一般家长来说实在太难了,一般人难以一下子摆脱对孩子的操控。所以,虽然家长开始想通了,急于一试,当发现孩子不能快速脱离游戏控制时就又担心失望了,沮丧和不满黑云一样聚集,仍然回到失控和发火的原地,亲子大吵一架而结束。此时就要认清,教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,越好越长远的教育见效越慢,没收孩子手机倒是收效快,但最终事与愿违。

  所以我们需要鼓起勇气,从头再来。坚信光明就在前面,多看书学习、向内反思。我们自己的内心真正成长了,壮大了,应对孩子才更有力量和信心,不断焕发教育的勇气和智慧。

  第三,孩子的心灵回归,控制住手机,回到真实世界

  从人的本性来讲,没有什么比亲密、自由、和谐的家庭氛围更让孩子依恋了,这对一个人一个孩子具有永久性的吸引力!

  无数案例证明,当父母做出些许改变,当家庭重现和谐和温暖的氛围时,孩子也马上出现了微妙的变化。从依赖迷恋手机,满身戾气,充满破坏力,慢慢变成了一个与父母和谐相处,摆脱手机控制的阳光孩子。更奇妙的是,脱离手机依赖、回到真实世界的孩子,都可以长出真正的自律心和自制力,这种自制力可以迁移到学习和其他事情上。

  其实教育就是跟孩子赛跑,自我改造和提升得越快,理性增长得也越快,越可以给孩子展现一种可贵的人格魅力。和孩子慢慢地去交流,跟孩子建立深刻的关系,孩子会打心眼里喜欢和尊重父母,认识到父母是真爱自己,真的对自己好,既像像老师又像伙伴,同时还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导师。

  就这样,亲子一步步成长起来,经历各种困难、疑惑、喜悦、痛苦和升华之后,然后会对现实人生产生理性的认识,那种豁然开朗的境界,才是幸福人生的开始。

  有了真正的自律,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,他才能在面对以后生活中遇到的诱惑和挑战,拥有信心和勇气。这才是养娃最值得的这一刻,如宝石般璀璨,我们的生命也会亮起来!

控制孩子玩手机最有效的方法是这个,别等成瘾才后悔


    本文网址:http://www.yqlinks.cn/shenqiuxian/327532.html ,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